[鲁中晨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和国内最长海底隧道在青岛通车
2011-07-01晨报青岛6月30日讯 长虹卧碧波,一桥连三岛。备受外界关注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和海底隧道于6月30日正式对外通车,结束了胶州湾两岸的青岛和黄岛之间“青黄不接”的历史,圆了当地人民的百年梦想。两大项目的建设不但极大改变了青岛的交通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对推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桥梁集群工程;全长超过36.48公里,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总投资147.92亿元。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驶速度每小时80公里,桥梁宽35米,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南接薛家岛,北连团岛,从地下穿越胶州湾湾口海域,总长9.47公里,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这一隧道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使用年限为100年,项目总投资70.62亿元。“桥隧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个新的青黄交通体系形成。有专家认为,青岛桥隧连接,不仅缩短了青岛、黄岛两地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人流、物流的运行效率,对推动此后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桥隧作为青岛乃至全国大经济格局的节点部分,对于全国形成网络化经济布局有重要意义。